
在全球大多数稳定币政策仍停留在理想阶段的背景下,香港已果断采取行动。随着《稳定币条例》(第656章)于2025年8月1日生效,香港已不再只是理论层面的监管,而是切实执行。
这不仅对香港,也对整个亚洲的 Web3 生态系统而言,都标志着一个分水岭。通过立法为法币支持的稳定币颁发可强制执行的牌照,香港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在长期动荡且法律模糊的领域中,为严肃的建设者和机构提供监管支撑的平台。
目标不仅仅是管理稳定币,而是重建对数字金融的信任。
《稳定币条例》于2025年5月由香港立法会通过,并于同年6月正式刊登宪报,正式确立了此前监管沙盒的框架。根据该框架,任何发行法币参考稳定币的机构都必须获得牌照。更重要的是,它们必须满足与传统金融规则相符的要求:以法币储备或流动资产全额支持、强制披露、审计以及反洗钱/了解你的客户(KYC)控制。
香港金管局和香港证监会目前共同监管这一生态系统。它们各自的职责——金融系统风险和投资者保护——通过一个共同的治理机制相互交织。在一个仍然饱受无监管崩溃困扰的行业中,这种程度的协调十分罕见,也愈发必要。
香港提供的不是不受监管的创新,而是有监管的创新。
虽然该条例直接适用于在香港运营或以香港为目标的实体,但其影响力已扩展到整个地区。多年来,亚洲的 Web3 建设者一直在应对监管方面的模糊性。香港清晰、可执行的框架如今提供了一个可扩展的模式。
全球参与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。汇丰银行、渣打银行和金融科技联盟正在试行代币化、跨境工资单和银行间结算——所有这些都建立在受监管的稳定币轨道上。
重要的细节
香港的框架并非全是雄心勃勃的目标,而是详细且具有约束力的。
除此之外,香港金管局还通过其稳定币咨询流程积极征求反馈意见,咨询流程开放至 6 月 30 日,旨在了解如何最好地实施发行人要求和反洗钱/反恐怖融资控制措施。
随着该条例的生效,合规性将不再仅仅是一个差异化因素,而是一项准入成本。那些仍在采用仅限离岸模式、试验性挂钩或储备管理松散的模式运营的项目将需要重新评估。
为了在香港制度下运营,发行人需要:
这不仅会影响新的稳定币,还将重塑 DeFi 协议、外汇支付平台和代币化资产系统的架构。
随着2025年8月1日被定为强制执行日期,不合规运营的窗口期即将关闭。市场可能会看到:
规则现已到位。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。首批受监管的稳定币发行机构预计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上线。
如果您在亚洲构建稳定币、外汇、代币化或 DeFi,那么就不再存在是否需要适应的问题。
只是速度有多快。
了解在香港金融管理局2025年框架下发行监管级稳定币的具体要求。无论您是成熟机构还是敏捷的金融科技公司,本指南都能帮助您快速推进合规、基础设施建设和上市执行。